導(dǎo)語:中國歷史上涌現(xiàn)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偉大人物,哪一個是大家最喜歡的?以下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歡迎各位的閱讀與參考。
【篇一: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如果你問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是誰,我一定會說:“雷鋒”,因為雷鋒的故事讓我很感動。
有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就發(fā)現(xiàn)一群人圍著一個抱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包都丟了。雷鋒得知情況后,碼馬上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山東的車票,塞到大嫂的手里,打掃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啊?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要去沈陽,他為了趕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了,帶了幾個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手里還領(lǐng)著一個小女孩,也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雷鋒連忙脫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孩陪她們一起來到車站,上車后,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發(fā)顫,又把自己貼身線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沒吃早飯,就把自己的饅頭給她們吃,火車到了沈陽,天還在下雨,雷鋒又一直把她們送到家里。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么感謝你呀!”。
關(guān)于雷鋒的故事還有很多,他在22歲就去世了,他這種無私奉獻(xiàn)的精神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他這種釘子精神值得我們敬佩,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獻(xiàn)給了黨,獻(xiàn)給了人民,他高尚的理想信念必將在我們青少年一代身上不斷發(fā)揚光大,這就是我喜歡雷鋒的理由。
【篇二: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小說里他是大鵬鳥轉(zhuǎn)世,現(xiàn)實世界里他是一個將軍、詩人。他的確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大將。他就是――岳飛。岳飛教場槍挑小梁王,牛頭山保駕把岳飛的忠義之舉、智勇之能都一展無遺。
其教場的英勇,牛頭山上的恩義,讓人們的心為之一顫。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牛頭山失利,岳飛面臨著生與死的抉擇,以他的才能,一但受降,富貴權(quán)力將一涌而至!坝窨伤椴豢蓺浒祝窨善撇豢蓳p其節(jié)。”他身上有著蒼桑,透著蒼涼,留給世人一個高大而蒼涼的背影。其實,在當(dāng)時見風(fēng)使舵已成氣候,多少北宋將領(lǐng)投奔金國,無論是明目張膽或是暗渡陳倉。
秦檜就是其中之一,表面上是宋國的權(quán)臣、寵臣,可暗地里卻不顧國家利益,勾結(jié)金國,為使金兵南下,使出陰謀詭計陷害岳飛。在當(dāng)時他是“威名遠(yuǎn)揚”,可在歷史的歲月里卻黯淡無光,至今還跪在西子湖畔的岳飛塑像前,讓世人所唾棄,乃至出現(xiàn)“世間從此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
而岳飛受了多少酷刑也不屈服不投降,因為他生為北宋,死為北宋!他無愧于岳母刺字—“精忠報國”,無愧于北宋人民,至今仍屹立在西子湖畔受人們的頂禮膜拜。真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痹里w演繹了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演繹了蕩氣回腸的凝重!岳飛本色!英雄本色!
【篇三: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他,是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火燒赤壁”、 “空城計”這些神話般的故事和他一起在歷史長河里閃著耀眼的光芒。他是成功的象征,“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但他偏偏遇上了一位扶不起的阿斗,給后人留下無盡的慨嘆和唏噓。
他原本只是個隱士,他念著“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躬耕于南陽,一心只想過著“儉以養(yǎng)德,靜以修身”的生活?墒,他這樣的智者,歷史是不會讓他如蜉蝣一般消失,于是演繹了“三顧茅廬”的佳話。
他足智多謀。初出茅廬就火燒新野,即使是曹操手下“八虎騎”之首的夏侯敦也落得狼狽而逃。他巧借大霧,草船借箭,不費吹灰之力,就讓周瑜陷害他的美夢破滅,同時還大大挫傷了曹軍的銳氣。他六出歧山,屢戰(zhàn)屢勝,使魏軍中首出一指的司馬懿也聞風(fēng)喪膽。
他大智大勇。面對兵臨城下的15萬大軍,依然笑容滿面地在一座空城上悠閑地彈琴。為了孫劉聯(lián)盟,他泰然入?yún)牵m然他知道那里有周瑜的百般刁難,甚至是生命危險。萌葭關(guān)下,為了劉備的事業(yè),他毅然 決定冒刀光劍影,前去說服馬超投降。雖然最后去的不是他,但我仍然不得不佩服他勇氣可嘉。
但他畢竟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犯錯的時候。一個馬謖,一個魏延。前者言過其實,他卻委以重用,只因為馬謖讀了一肚子的兵書,談?wù)撈饋硖咸喜唤^;后者是難得的將才,他卻固執(zhí)地認(rèn)為“延腦后有反骨”,總是不能用人不疑。恐怕在這一點上,比起劉備和曹操,他要稍遜了一籌。他太謹(jǐn)慎,偏偏他又遇到了那位“安樂公”,縱然他是“兩朝開濟(jì)老臣心”,仍不免使天下英雄常有“淚滿襟”的慨嘆。
這就是我眼中的諸葛亮——一個無奈的隱士,一個有超人膽略和杰出軍事才能的英雄,一個不免留有遺憾的悲壯之士。
【篇四: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談及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依稀記得小時候聽爸爸給我講三國故事,總會稚氣地問:“哪個是好的?哪個是壞的?”得到了回答后,好的就是喜歡,不好的便是討厭了。隨著年紀(jì)的增長,自己也重讀了一遍三國演義,自然也不能用好和壞這么簡單的兩個字去評價其中的人物了,也許就是在那時閱讀的過程中,對蜀漢開國皇帝——劉備,有了一份敬仰和喜愛。
劉備,那個桃園三結(jié)義時重情重義的兄長,那個三顧茅廬時謙虛的帝王,那個煮酒論英雄時機(jī)智鎮(zhèn)定的皇叔……在許許多多的歷史故事中,劉備給我留下的印象各不相同,卻都十分深刻。三國志評曰:“先生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fēng),英雄之器焉。”的確。劉備知人善任,不僅擁有英勇善戰(zhàn)的張飛、忠心耿耿的關(guān)羽作為左右手,又請到了神機(jī)妙算的諸葛亮擔(dān)任軍師。他能夠虛心聽從他人的建議,踏踏實實地去做,數(shù)次失敗但仍堅持奮斗,最終成就了一番偉業(yè),這便是我對他的欣賞之一。
劉備愛民如子,還以一位賢德君王的要求來要求自己。在東漢末年,連年災(zāi)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劉備很是難過,有意拯救百姓,于是在桃園與張飛、關(guān)羽結(jié)拜,打算三人共同干一番事業(yè),造福百姓。我感嘆道:“劉備的決心如此堅決,可見他是一位多么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在請諸葛亮出山輔助朝政時,關(guān)羽輕描淡寫地說:“也許諸葛亮只是徒有虛名。”而另一位兄弟張飛便是沖動地想拿繩子將諸葛亮捆來,唯有劉備態(tài)度誠懇,三次去拜訪他,最后一次一直站到諸葛亮起床后才坐下與他交談。三兄弟一經(jīng)對比,更能顯出他謙虛寬厚的優(yōu)秀品格。
劉備待人真誠,以至于諸葛亮一生為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痹跒g覽資料時,意外地看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句千古名句竟是劉備在臨終前對劉禪說的一句話,仔細(xì)想想也不足為奇,這句話不就是劉備一生的座右銘嗎?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歷史書上的劉備,他的品格,他的風(fēng)范,都讓我敬仰萬分。雖然歷史已是過去,但每次看到劉備的事跡依舊覺得感慨萬千。也許就是這無數(shù)次的感慨,使得他成為了我心中最偉大的英雄人物吧!
更多相關(guān)文章推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