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課了,同學(xué)們飛快的跑到操場上,有的踢毽子、有的跳繩、還有的跑步、看書。
我和幾個同學(xué)來到操場墻角蹲在地上觀察起了螞蟻。螞蟻可真小!但非?蓯郏麄兎N類也非常多:我知道有紅蟻、黑蟻、白蟻、會飛的螞蟻,還有蟻后,今天我看到的是黑蟻,它們都是一群一群的。有的螞蟻胖乎乎的,有些則是大力士,背著比它們身體大得多重物都能行走自如。它們的身體是一節(jié)一節(jié)的,腿也有很多條,還長著長長的觸角。
有些同學(xué)在地上挖了一個洞讓螞蟻漏進去,有的螞蟻很快久爬上來,有些卻怎么也爬不上來。
這時上課鈴響了,我們戀戀不舍地回到了教室,這些螞蟻真是太有趣了。
【寫作指導(dǎo):初中作文說明文順序三大熱點】
首先要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其次最重要的是運用合理的說明順序。所謂合理的說明順序,是指能充分表現(xiàn)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順序,也是符合人們認識事物、事物規(guī)律的順序。常見的說明順序有:
1、時間順序。即按照事理發(fā)展過程的先后來介紹某一事物的說明順序。凡是事物的發(fā)展變化都離不開時間,如說明生產(chǎn)技術(shù)、產(chǎn)品制作、工作方法、歷史發(fā)展、文字演變、人物成長、動植物生長等等,都應(yīng)以時間為序。比如我們中學(xué)課本中有一篇《景泰藍的制作》,它就是按照景泰藍的制作過程中“做胎——掐絲——燒制——點藍——燒藍——打磨——鍍金”的時間順序來說明的。
2、空間順序。即按照事物空間存在的方式,或從外到內(nèi),或從上到下,或從整體到局部來加以介紹,這種說明順序有利于全面說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說明某一靜態(tài)實體(如建筑物等),常用這種順序。我們課本中的《核舟記》就是按照船體——船頭——船尾——船背的空間順序來寫的;《故宮博物館》按照先總后分的順序,先概括說明故宮建筑物的總體特征,然后再具體介紹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御花園,而在介紹每一座建筑物的時候,則又按照先外后內(nèi)、先上后下的順序。這樣安排合乎人們觀察事物的習慣,是最合理的順序。
3、邏輯順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內(nèi)在邏輯關(guān)系,或由個別到一般,或由具體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或由原因到結(jié)果等等一一介紹說明。不管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樹木、器物等,還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觀點、概念、原理、技術(shù)等,都適用于以邏輯順序來說明。如課本中的《死海不死》、《向沙漠進軍》,都是運用邏輯順序來說明事物的。凡是闡述事物、事理間的各種因果關(guān)系或其他邏輯關(guān)系,按邏輯順序?qū)懽髯顬檫m宜。
相關(guān)推薦
- 三年級優(yōu)秀日記:觀察螞蟻02-04
- 觀察螞蟻的家05-30
- 觀察螞蟻10-20
- 觀察螞蟻01-22
- 四年級500字作文:觀察螞蟻09-13
- 觀察螞蟻05-21
- 關(guān)于觀察螞蟻的作文300字10-08
- 小學(xué)生觀察螞蟻的日記200字09-09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