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六年級下冊《種瓜得豆》說課稿
【S版六年級下冊《種瓜得豆》說課稿】
一、說教材:
《種瓜得豆》是一篇兒童科普讀物,說明文。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有層次地介紹了什么是基因、轉基因技術以及轉基因技術的應用。
全文結構非常清楚,是典型的說明文體裁。全文為總——分結構,每個分述部分都有總述句概括該部分的主要內容。課文運用了淺顯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語言,如, “種瓜得豆”“大管家”“發(fā)號施令”“搬家”等,把較為深奧的、現(xiàn)代高科技知識,很通俗地介紹給了讀者,并且使之很容易被人接受。
設計理念:“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書面語言中獲取信息,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了解轉基因技術知識。在引導學生感受、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介紹的科學知識。
2.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了解作者是怎樣一步一步地介紹轉基因技術及其應用的。并體會課文語言的特點。
3.學會“泌、玫、瑰”3個會認字和“搬、玫、瑰、柿、供”5個會寫字,掌握“搬家、玫瑰、西紅柿、供不應求”等詞語。
三、說教學重、難點:
1.了解課文介紹的有關現(xiàn)代轉基因技術科學知識。
2.學習說明文的表達方法及課文的語言特點。
四、說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發(fā)號施令、水土不服、供不應求、和平共處。( 大屏幕出示詞語,同桌相互批改。)
2、轉基因技術是由誰來“發(fā)號施令”?什么情況下供不應求?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種瓜得豆》,一起去了解轉基因技術及應用。
(二)研讀“轉基因技術”,領悟表達方法
1、認真讀課文2—4自然段,思考:基因有什么作用?什么是轉基因技術?
2、學生小組交流。
3、指名讀第3自然段,了解基因的作用。
(1)觀察課本插圖——計算機描繪的基因結構圖。教師簡介:基因是生物遺傳的基本單位,存在于細胞的染色體上,作線狀排列。(大屏幕出示課文中的插圖)
(2)提問:基因有什么作用?學生畫出課文中的句子。
(3)朗讀文中的句子,引導學生緊扣關鍵詞語了解基因的作用。
基因是動植物體內“發(fā)號施令”的.“大管家”。
(4)這句話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就是修辭手法中的( )
大屏幕出示,讓學生填寫。
4、默讀第4自然段,畫出什么是轉基因技術的句子。
(1)學生匯報:(科學家摸清一些生物體內基因的本領,讓一種生物里的“大管家”搬到另一種生物里去發(fā)揮它應有的本領,就會創(chuàng)造出某種前所未有的新生物。)
(2)轉基因技術也有失敗的時候,它在什么情況下會失敗呢?
(轉基因技術也有因“水土不服”或不被接受而失敗的。)
(3)找出第4自然段中運用打比方的句子。
大屏幕出示句子
讓學生說說運用打比方的好處
5、朗讀5——10自然段,了解轉基因技術在那些領域得到了應用
(1)指明讀找到的答案,并讓簡單的敘述。大屏幕出示答案
(2)作者在轉基因技術在農(nóng)業(yè)和醫(yī)學上的應用時,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介紹?
生:舉例子
(3)你還知道轉基因技術的應用?(四人為一小組討論)
指明回答,同學們知道的轉基因技術。大屏幕出示
(三)拓展延伸
大家知道這么多轉基因技術的應用啊,事實上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學家也不斷研究,讓轉基因技術為人類造福,假如你是科學家,你能想象一下未來轉基因技術還能干什么碼?
學生各抒己見
(四)布置作業(yè)
1、朗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閱讀《話說基因工程》,思考課文為我們介紹基因工程的哪些好處和壞處呢?再為課文寫出閱讀提綱。
五、說教法
1.激趣教學法,激趣教學法是在課堂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維便會被調動起來,學生學習主動性也會因此而提高。
2.啟發(fā)討論教學法,啟發(fā)討論教學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為教學中的某一問題,各抒己見,展開討論,直至問題解決的教學方法。
3.拓展教學法,拓展教學法是通過拓展訓練,拓展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獲得創(chuàng)新的成功。
4.互動教學法,互動教學法是在課堂中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把課堂歸回給學生,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審美。課堂中的互動形式有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學生在互動中學習語文。
【S版六年級下冊《種瓜得豆》說課稿】相關文章:
《種瓜得豆》小學語文S版六年級下冊優(yōu)秀教案04-26
種瓜可以得豆嗎02-22
六年級下冊《種瓜得豆》優(yōu)秀教案05-09
《種瓜得豆》教學反思范文04-29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01-14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01-09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