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課生字。積累本課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后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3. 學習作者一家人正確對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贈器官,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后捐獻角膜的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
教學用具:
圖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探究
1、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題目是《永生的眼睛》。齊讀課題。 本文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為題?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要求 學生初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
2.指名讀課文,并糾正讀音。
3.練習復述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ǎ保 詳細地復述課文
(2) 簡要地復述課文
。ǎ常 提示:文中都有誰捐贈了角膜?
。赣H 父親 女兒)
。ǎ矗 用幾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ㄕn文記敘了作者的三位親人死后捐獻角膜,使他人重見光明的感人故事)
二、合作交流
。保謩e指名讀"母親、父親、女兒"捐贈角膜這三部分內(nèi)容。
2.自由讀課文,分組討論:為什么寫女兒溫迪捐獻角膜的經(jīng)過要簡略地寫?
。常该卮稹
4. 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
。保鍪旧郑寣W生認讀
2.指生認讀。
三、品讀感悟
。保畬W習第一部分:母親捐獻角膜
。ǎ保 默讀課文,找出"我"對父親同意母親捐獻眼角膜這件事態(tài)度的句子,體會一下當時"我"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不理解)
。ǎ玻 畫出父親說的話,并出示投影:
父親平靜地摟著我,"你所能給以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的死亡之軀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復,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① 自由讀父親說的這段話,思考:父親認為怎樣的死是有意義的?
。ㄎ覀兊乃劳鲋|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復,這樣的死是有意義的.)
、 聽了父親的話,"我"的情感有了怎樣的變化?
、 指導背誦這段話。
(3)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玻畬W習第二部分:父親捐獻角膜
。1) 自由讀課文,畫出父親的`心愿。
交流:
他愉快地告訴我:"我去世后要捐贈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個盲童能夠借助我們的幫助重見光明,并像你女兒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有多美妙!
、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 體會父親說這些話時的心情是怎樣的?(高興、愉快)
③ 指導背誦這段話
。ǎ玻"我"將父親的心愿告訴了溫迪,溫迪有什么表現(xiàn)?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出示句子:孩子熱淚盈眶,過去緊緊地擁抱外公。
。w現(xiàn)出溫迪對外公的敬佩之情。)
(3) 父親也遵照遺愿捐贈了他的角膜,這使溫迪有了怎樣的認識?
體會最后一句話:在這一刻,我領悟到父親所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還有輝映在我女兒眼睛里的一種驕傲!自己默讀這句話體會"驕傲"指的是什么?
(4)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部分
。常畬W習第三部分:女兒溫迪捐贈角膜
。ǎ保 齊讀"奧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來信的內(nèi)容"
。ǎ玻 理解句子,并出示投影:
我那金發(fā)的溫迪手中的畫筆,依舊不輟地揮動著,她的碧眼仍然閃爍著驕傲的光芒。
、 指名讀句子
、 結合題目"永生的眼睛"來理解這個句子的意思。
、 請同學說自幾的理解。
四、擴展延伸
。保埬憬Y合實際說說,你是如何看待"死后捐贈角膜"這件事的?
。玻该f
。保埬阏n下寫一件給你感觸最深的事情,要求內(nèi)容要有詳有略。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2
課標解讀:
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教材分析:
《夜鶯的歌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講述了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期,一個被游擊隊員稱作“小夜鶯”的孩子,巧妙同敵人周旋,用口哨伴鳥鳴,為游擊隊傳遞信息,打擊敵人的故事,充分表現(xiàn)了“小夜鶯”的機智勇敢。這篇課文以夜鶯的歌聲為線索進行記敘,以空行為標志,寫了四部分內(nèi)容:先寫“小夜鶯”以歌聲引誘敵人上鉤,接著寫“小夜鶯”在為敵人帶路途中以歌聲為游擊隊員傳遞敵情,再寫在“小夜鶯”的幫助下游擊隊員成功殲滅敵人,最后寫戰(zhàn)斗結束后“小夜鶯”在村邊小路旁繼續(xù)吹奏著宛轉(zhuǎn)的歌聲。“小夜鶯”的歌聲自始至終貫穿著整篇課文,危險中充滿勇敢鎮(zhèn)定,緊急中充滿智慧機警,一個勇敢機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脫脫地出現(xiàn)在讀者面前。教學中一是體會“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品質(zhì),接受熱愛祖國、仇恨法西斯的教育;二是學習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體會含義深刻句子的含義。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在處于向高年級過渡的階段,應該逐步掌握閱讀方法,形成自主的學習能力,同時四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易形成開放而又有活力的語文課堂,這些對學習本課都是十分有利的。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6個字。正確讀寫“沉寂、盤問、口哨、埋伏、凝神、燒毀、蘑菇、呻吟、宛轉(zhuǎn)、垂頭喪氣、以防萬一、興致勃勃”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3、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抓住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品質(zhì)。
評價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齊讀課題,通過本組課文的導讀語了解故事發(fā)生的背景。
2、交流對“夜鶯”和“夜鶯的歌聲”的理解。
【設計意圖:導入開門見山,簡潔明快,利于學生質(zhì)疑破題,直奔課文重點,著眼于提高學生認識能力的思維訓練,讓他們對所學內(nèi)容做到心中有數(shù),并能全面深入地了解課文內(nèi)容!
二、檢查預習
1、交流預習中的發(fā)現(xiàn),提出不懂的問題。
2、用簡練的詞語概括文章寫了哪幾件事。
3、用簡單的語言概括“小夜鶯”是個怎樣的孩子。
【設計意圖:“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也是如此。有效的課前預習可讓學生的學習更輕松,更高效。而通過對預習情況的檢查,教師進一步了解學情,及時調(diào)整學案和教案,做到以學定教!
三、精讀品悟
過渡語:在課文的字里行間,處處都能捕捉到“小夜鶯”的機智勇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劃出表現(xiàn)“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句子,在旁邊寫寫體會。
學生依次交流表現(xiàn)“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句子和讀書體會。
1、通過環(huán)境描寫和動作描寫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1)通過理解“沉寂”,感受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傷害,總結讀書方法——聯(lián)系上下文。
。2)通過“寂靜”、“寧靜”、“沉寂”的互換,感悟三個詞語在表達“靜”的意境上各有不同,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總結讀書方法——換詞。
【設計意圖:把“寧靜、寂靜、沉寂”三個意思相近 ,但程度和側(cè)重點不同的詞語放在同一個句子中朗讀感悟,深化了學生對沉寂的理解!
。3)選擇恰當?shù)脑~語填空,檢查學生對三個詞語的把握。
2、通過神態(tài)描寫體會“小夜鶯”的沉著冷靜、機智勇敢。
。1)學生交流讀書體會。
。2)學生朗讀,全體齊讀。
3、通過雙關語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1)朗讀帶有雙關語的句子,交流讀書體會。
。2)了解修辭手法——雙關語。
。3)快速瀏覽課文,找出其他帶有雙關語的句子。
。4)男女生分讀三個句子,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和對敵人的憎恨之情。
【設計意圖:閱讀是個性化的主體行為,教師無法替代。此處設計在于讓學生主動地學習文章語言,加深對句子的體會、理解,為下節(jié)課的深入交流作鋪墊!
4、通過連續(xù)地動作描寫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1)學生交流體會。
。2)通過這些動作,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3)通過朗讀再現(xiàn)“小夜鶯”的活潑和機智勇敢。
5、讀寫結合訓練:通過動作描寫,擴寫小夜鶯發(fā)現(xiàn)敵人的過程。
【設計意圖:學會對連續(xù)的動作進行描寫,可以使文章更清晰、更有條理。而且“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借助課文指導學生學會使用連貫的動詞進行描寫,從一定程度上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6、通過“好像”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總結讀書方法——抓關鍵詞。
7、思考:是什么讓一個和同學們年紀相仿的小男孩有如此的智慧和膽量? 體會“小夜鶯”的愛國主義精神。
8、總結課文的寫作手法——首尾呼應。
【設計意圖:緊扣小夜鶯的機智勇敢,抓重點段落,品味重點語句,使小夜鶯機智勇敢形象更加豐滿,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贊美之情油然而生!
四、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看板書,再讀課題,升華主題。
【設計意圖:回環(huán)式深究課題,層層推進、層層深入,學生情感產(chǎn)生共鳴,從而實現(xiàn)心靈的震撼,達到高潮!】
五、拓展延伸
抗擊法西斯侵略的戰(zhàn)爭中,還有許多人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與敵人斗智斗勇,還有更多的小夜鶯為保護自己的祖國勇敢戰(zhàn)斗著。讓我們通過課外閱讀,了解更多少年英雄的故事!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要把課內(nèi)與課外緊密結合起來,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這一環(huán)節(jié),除了幫助學生感悟文本外,更重要的是向?qū)W生傳達大語文觀的理念,并產(chǎn)生大語文學習的意識。】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讀安靜的神奇之處,感悟盲童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教學的重點:深入體會一些關鍵語句的含義。
教學難點: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教學過程:
一、預習探究
1、請同學回憶校園春景圖,說說大家是通過什么來感受這明媚的春光的?
2、體驗盲人的黑暗。(請同學閉上眼睛,想想假如自己失去了光明,會有怎樣的感受?)
3、生交流感受后揭題
師:正如大家所說的那樣,假如我們失去了光明,我們就看不見美麗的校園,看不見敬愛的老師和同學,更看不見色彩斑斕的春天,我們的眼前將永遠是無邊無際的黑暗。可是,有個8歲的盲女孩,她 雖然不能用眼睛去觀察春天,但她眼中的春天依然是多姿多彩的,這節(jié)課,老師就帶大家去認識這個盲女孩。
板書課題:觸摸春天
4、讀題,理解"觸摸"后再讀題。
5、質(zhì)疑。
二、合作交流
。ㄒ唬┳宰x課文,要求:
1、讀通課文,讀準字音,同桌互相檢查詞語。
2、思考,課文寫了誰用什么觸摸春天?你認為她是個怎樣的孩子?
交流:
1、說說課文講了什么?
2、說說你眼中的安靜是個怎么樣的孩子?(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隨機板書:安靜是神奇的女孩。)
。ǘ┳詫W
1、提出自學要求:安靜的神奇體現(xiàn)在哪里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到讓你的心靈怦然一動的地方劃劃點點,多讀幾遍。
2、學生自讀,教師巡視。
3、同桌交流自學情況。
過渡:在這個春天的早晨,你看到了哪些神奇的.鏡頭?
三、品讀感悟
重點句子一:
"安靜在花叢中穿梭。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磕磕絆絆。"
1、生所說自己的體會。
2、找個學生蒙上眼睛,從后面走到前面,大家說說這個同學走路時的樣子,然后讀好這個句子。
3、師:同學們,安靜為什么能走得那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
4、出示:"安靜整體在花香中流連。"理解"流連",說說為什么?(熱愛生活)
5、讀第二自然段,用讀把春天的美麗景色告訴安靜。
6、小結:安靜就是這樣愛生活,才能夠在花園里神奇般地穿梭!
重點句子二:
"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1、生說說從哪里看出安靜的神奇?
2、出示句子,比較:
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A 自由讀句子,體會這兩句有什么不同,哪一句更好?為什么?
B 帶著自己的感覺(驚訝、贊嘆等語氣)讀第二句。
3、小結:多么愛生活的安靜啊,竟然能準確地伸向月季花,真是一個奇跡!
重點句子三:
"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掙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1、生談體會
2、師:同學們,一個盲童居然能抓住一只蝴蝶,你們覺得怎么樣? 請你通過朗讀把你的這種心情表現(xiàn)出來--自由讀--齊讀
3、師:同學們,安靜是個盲童,她是憑什么抓住這只睜著眼睛的蝴蝶的?
4、學生交流,教師點撥--理解"神奇的靈性"。
5、師歸納引讀:
這靈性來自安靜對春天,對大自然的熱愛,當她抓住蝴蝶的那一刻是多么高興啊,讀……
安靜抓住的不是靜靜開放的花朵,而是撲騰翅膀的蝴蝶,多么激動人心啊,再讀……
6、師:同學們相信這個奇跡的發(fā)生嗎?讓我們來聽聽盲人海倫凱勒的切身體會吧。
出示:"我是個盲人,但是我光憑觸覺就能發(fā)現(xiàn)數(shù)以百計的有趣的東西。我能摸出樹葉精巧的圖形,或者松樹凹凸不平的硬皮。在春天,我感覺到花朵美妙的絲絨般的質(zhì)地。如果我幸運的話,在我把手輕輕地放在小樹上時,還能偶然感到小鳥在枝頭謳歌時所引起的歡樂的顫動。"
7、小結:上天是公平的,他使你失去視覺,便會讓你的嗅覺和觸覺非常靈敏,安靜雖然不能用眼睛看春天,卻會用心靈觸摸春天,她就是這樣 一個神奇的女孩。
重點句子四:
"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
1、師:自己讀讀,想想,這句話中哪些描寫感受到了安靜的神奇?"張望"這個詞放這里有問題嗎?
2、指名讀。
師:同學們,安靜是個盲童,她仰起頭來張望,此刻她會張望些什么呢?
3、語言訓練:安靜仰著頭張望著,她望到了……望到了……望到……了。
4、配樂讀上面研讀的四句話。(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四、拓展延伸
師:這是一個多么愛生活的女孩,這是一個多么神奇的女孩!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能創(chuàng)造奇跡的還有許多人。教師講述:
。1)海倫凱勒: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的女性,竟然畢業(yè)于哈佛大學,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
張海迪姐姐:身體高位疾癱,卻會說四個國家的語言。
。2)21位聾啞姑娘: 平均年齡才17歲,卻在20xx年的春節(jié)晚會上為全國的觀眾朋友們表演了精彩的節(jié)目《千手觀音》。
(3)少年指揮家舟舟:加減法只會算一位數(shù),卻用一根小小的指揮棒揮出世界上最美妙的音樂。
(4)培智學校的兩男孩:剛從北京領回了第二屆全國聽障兒童才藝繪畫大賽優(yōu)秀獎。
。5)許村青年周月峰:5歲失去雙臂,卻成為我省第一位殘疾人博士研究生。
師:聽了這些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學生有感而發(fā),自由交流。
師小結:同學們,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人,他們都有權利在自己的崗位上發(fā)出光和熱,體現(xiàn)出自己的人生價值。在生活中我們要像他們那樣珍惜生命。讀完了這個故事,我們同作者一樣感動,感動安靜創(chuàng)造的奇跡,我想,我們一定有很多的話想說,或者你想對安靜說點什么,或者你想對作者說點什么,或者你想對自己說點什么,或者你想對家人、朋友、同學說點什么,那么,就拿起筆,把你想說的寫下來。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4
知識目標
1、自學本課生字新詞,準確理解詞句的意思。認識本課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積累詞匯。
能力目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3、抓住課文重點,讀懂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
第一課時
一、 導入談話。
一個暑假過去了,你的暑假生活過得怎樣呢?《快樂的暑假》這首詩描繪了學生們怎樣的暑假生活呢?
(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2、借助注音認識生字,記住本課要求會認的字。
3、檢查自學效果。
、贂J的字
鎖 suo 憧chong憬 jing 潑 po率 shui
②詞語
嚴肅 真切 綻開
無拘無束 歡騰跳躍
三、朗讀感悟
1、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引導交流。
說說你在詩中感受到了什么樣的快樂?你希望怎樣度過自己的寒、暑假?
3、展示:以自己最好的水平把這首詩朗誦聽。
1、學生自讀課文,然后指名朗讀。要求讀準字音,不加 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問同學。
2、指定學生朗讀,評估朗讀效果。抽幾個學生分段讀課文,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有沒有讀不準的字詞,幫助糾正朗讀的錯誤。
請同學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學習生字交流記憶的方法。
把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多讀幾遍。
課前收集有關知識對文章的.學習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為學生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了望學生對本課生字的認讀情況,培養(yǎng)學生在朗讀中主動認字的習慣。
第二課時
一、配樂讀課文,理解感情。
1、個人自由讀。
2、小組讀
3、班內(nèi)讀。
二、鞏固練習
1、填合適的詞語
無拘無束的( )
四處飛濺的( )
放下學生的( )
( )的畫面
( )的笑臉
( )的笑聲
2、仿寫詞語
蹦蹦跳跳( )
無拘無束( )
3、連線。
悅耳的 歡樂
豐收的 歌聲
漂亮的 小鳥
覓食的 貝殼
培養(yǎng) 態(tài)度
指揮 習慣
開展 戰(zhàn)斗
端正 活動
反復朗讀仔細體會
并讓學生嘗試評價,學生夸講,與評價的語言。
4、找出反義詞并寫下來。
憧憬 嚴肅 感覺
嚴格 感受 向往
( )----( )( )----( )( )---( )
5、根據(jù)意思說出課文中的詞語。
、傧蛲( )
、诓皇苋魏渭s束,形容自由自在。( )
、哿验_。本課形容臉上露出了笑容。
、苤彼\懇。( )
6、寫出反義詞。
憂愁-----( )
普通------( )
豐收-------( )
圍攏--( )拘束――-( )
熟讀課文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課文大意,而且為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抓住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認真品味精美的詞句,學習描寫的方法。
培養(yǎng)學生自學習慣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拓展知識面。
教學教程
教師的活動及教法
學生的活動及學法
設計意圖
7、補充詞語。
清熱( )目
流光溢( )
浩浩( )
熟讀課文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課文大意,而且為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補充資料:
憧憬:向往。
無拘無束:不受任何約束,形容自由自在。
綻開:裂開。本課形容臉上露出了笑容。
率真:直爽而誠懇。
《語文同步讀本》指導:
引導學生自學《媽媽,不要阻攔》、《童年游戲》。《媽媽,不要阻攔》是詩歌,這首詩在孩子渴望長大的呼喊中,告訴家長孩子們的成長需要自立自強。這兩篇課文通過文章后的“讀一讀想一想”都著重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會生活的樂趣。
板書設計
4快樂的暑假
第一節(jié):找回童年的自我。
第二節(jié):我們暑假的具體描繪。
第三節(jié):我們的美好心愿。
教學后記
這是一篇反映兒童生活的詩歌,教學中我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為學生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學會詩詞中出現(xiàn)的生字,能結合注釋理解詞義。
2、能結合插圖,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意思。
3、背誦這三首古詩詞,默寫前兩首。
4、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詩詞的語言美、韻律美。
【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
古代詩人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寫景抒情的詩詞,今天來學習其中三首。
二、學習詩句
1、提示學習方法和要求:
、抛x準字音,讀通句子。
、瓶醋⒔饫斫庠~義。
、沁B起來說說每句話的意思中。
、确磸屠首x,體會詩人當時的.情感。
2、學生自學,再小組合作學習,相互交流、啟發(fā),然后在班上集體交流,逐首理解。
三、學生質(zhì)疑,師生共同解惑
四、教師小結(閱讀古詩的基本方法)
第二課時
一、指名分別朗讀三首詩詞
二、比較學習
1、引導比較異同:
師:三首詩詞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不同之處又是什么?
2、學生按上述要求進行自學思考,做好發(fā)言的準備。
3、小組合作學習,相互交流。
三、引導歸納
1、相同點:
詩人都在描寫一處景物,在描繪景物的同時,抒發(fā)著自己的情感。
2、不同點:
從詩人所在的地點、時間、觀察到的景物的特點,當時的心境等方面進行比較;對詩與詞的不同形式加以區(qū)別。
四、指導感情朗讀
體會三首詩詞中詩人的不同心境,用恰當?shù)恼Z調(diào)加以表達。
五、背誦,默寫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詩,感悟理解詩句的意思和意境,激發(fā)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3、通過詩中描寫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課前準備:
1、 教師準備:自制的課件。
2、 學生準備:朗讀古詩,平時積累一些李白的詩歌。
教學重點:
情感朗讀,感悟詩境。
教學難點:
感悟詩境。
課前談話:
師:聽說你們很聰明,那我考考你們。(板書: ),什么字?你能說帶有山或與山有關的成語嗎?喜歡游山玩水嗎?都游過哪些山?還想去游哪些山?
一、揭題
1.老師帶你們?nèi)ビ翁扉T山,怎么樣?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古詩,板書:望天門山。
2.“望”是什么意思? “望”字的甲骨文很傳神,(板書 )你們看,像一個人站在土坡上睜大眼睛抬頭向遠處看。讓我們帶著理解一起讀課題--
3.再讀,讀出遠看的感覺。
4. “天門山”你們了解嗎?請同學們打開課本。
二、讀通詩文,初悟詩意
1、李白的《望天門山》到底描繪了怎樣的景象呢?請同學們把這首詩多讀幾遍,注意:第一,字音要讀準確;第二,節(jié)奏要讀清楚。讀完后結合注釋、看看插圖,想想詩的意思。
①會讀這首詩嗎?自己大聲讀讀。
、谀銈儎偛诺谋憩F(xiàn)也激起了老師的表現(xiàn)欲,我也要讀一讀。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勰苷f說老師是怎么讀的嗎?(它的停頓是二、二、三,這是一首寫景詩,境界遼遠,是“望”出來的,所以要讀得慢一點,再慢一點,讀出遼遠的感覺。)
、墁F(xiàn)在你們是否也想讀?你覺得我哪里讀得不錯,欣賞我的,你可以學習我的,如果你有自己的獨到的見解,你就讀出你自己的感覺。
、菽猩鷣碜x讀。女生來讀讀。全班一起讀。(跟著老師的手勢讀)
2、有人說:一首詩就是一首詩,一首詩就是一幅畫。如果說這首詩就是一幅畫,那畫里都畫了些什么呢?再去讀讀、找找、劃劃。
反饋:天門、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3、我還知道你們的畫畫水平很不錯的,來展示一下吧,把這首詩畫出來。想要把這首詩畫好,該做些什么準備?(讀詩、讀懂詩的意思)
學生自由作畫。
4、誰來向各位展示一下自己的佳作,說說自己畫中的得意之處。根據(jù)生的回答追問你為什么這樣畫?有何依據(jù)?
三、想象,領悟詩意
1、師也畫一畫,板畫天門山。這是--?天門天門,顧名思義就是天上的門,可見--?能用“天門山真什么”來說說嗎?(高、俊秀、險……)
是呀,難怪詩人寫到天門山猶如被江水沖擊而隔斷似的,這么雄偉這么有氣勢,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哪!
2、師板畫江水回旋、向北流。老師畫的是什么?(水)怎樣的水?(碧水)
、僮屑毧催@個“碧”字(板書“碧”),這是個會意字,上、下兩部分分別是什么偏旁?
、谧笊系摹巴酢笔恰坝瘛保汀鞍住苯M成的是琥珀的“珀”,下面是“石”,本義是青綠色像玉一樣的石頭。后來,
這“碧”,是賀知章筆下垂柳的色彩,讀--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這“碧”,是楊萬里筆下蓮葉的色彩,讀--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碧”,是杜甫筆下春草的色彩,讀--階前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這“碧”,像青色的水晶,似綠色的`翡翠,是李白筆下楚江水的色彩,讀--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蹆H一個“碧”,就讓我們感覺到色彩的美麗和生動。
碧水還可以說什么水?(清清的水、綠綠的水、干凈的水……)這樣的水流到天門山的時候,由于山勢的阻擋,產(chǎn)生回旋,轉(zhuǎn)向北流了(師結合板書加上手勢來說)。
、墁F(xiàn)在,你的眼前仿佛浮現(xiàn)出什么畫面?你仿佛聽到了什么?(水狠狠地、猛烈地撞擊巖石,發(fā)出嘩嘩、很響的、震耳欲聾的聲音……)大自然的景色真是秀麗神奇!
、萜鋵嵨耶嫷乃且粭l江,叫什么?(楚江)楚江又叫什么?(長江)在古代,長江在天門山之前的中游流經(jīng)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地域,被稱為楚江,天門山之后的下游流經(jīng)吳國地域,被成為吳江。
、尬耶嫷钠鋵嵕褪窃娎锏哪膸拙?(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師神情并茂讀這兩句詩。你也想讀讀嗎?我們比賽讀,你們不先練練嗎?指名幾位生讀,評讀,評出優(yōu)勝者。
3、你們讀出了山的氣勢,山的磅礴,詩里還有寫山的嗎?(兩岸青山相對出)這又是怎樣的山呢?(請兩位生來表演,為了顯示山的高大,可以向上伸手臂并向中間靠攏點,演示山向中間突出的樣子)師板畫兩岸的青山,同時板畫孤帆和太陽。
4、看看老師又畫了什么?怎樣的小船?怎么行駛的?從孤帆你還能聯(lián)想到什么?(作者在這船上欣賞風景,被美景陶醉了,寫下這流傳千古的佳作。)
剛才我畫的是哪兩句?(兩岸青山相對出,一片孤帆日邊來。)師做手勢范讀,生練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讀。
四、誦吟古詩,拓展積累
1、知道這么精彩的詩是誰寫的嗎?如果你就是李白,看到眼前色彩明麗、流動而出的勝景,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倮畎仔那橛淇欤瑑H僅是因為天門山的美景嗎?對李白你了解多少?讓老師來給你們講講李白吧。
、(出示資料)李白:才華橫溢,志向遠大。20歲的時候,他就把自己比作大鵬鳥,說大鵬總有一天會和風飛起,直上云霄的。讀--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②為了早日實現(xiàn)理想,25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四川,沿長江遠游。一年之后,他來到天門山,看到這自然勝景,聯(lián)想到心中的遠大抱負,再讀--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鬯X得實現(xiàn)理想,指日可待,這樣的心情怎么表達呢?這時,正好借眼前的山水來抒發(fā),這就是借景抒情,(板:情)--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④可是,事與愿違,后來李白有機會在皇帝身邊工作了近兩年,但并沒有被重用。這時侯的他對朝廷十分不滿,你知道他的心情是怎樣的嗎?
、萦谑,他在《行路難》里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課件出示: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⑥情不同,景不同。同樣寫山水,心情苦悶時,他想渡過黃河河流被冰堵滿了,渡不了;要登太行山,山路被大雪覆蓋了,他登不了。讀--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出示兩首詩的對比)
①同樣寫山水,心情愉快時,楚江敞開胸懷,青山相對出迎,讀--天門中斷楚江開 兩岸青山相對出
、凇耙磺芯罢Z皆情語。”只有心情無比欣喜的李白,眼中的楚江、青山才會如此多情,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再讀《望天門山》。
2、這么美的詩,能積累下來嗎?可以做做動作背。生自由背誦,指名背,齊背。
3、在古代,古人可不像你們這樣讀詩、背詩,他們是吟詩,吟唱詩歌,也就是把詩歌唱出來。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古人,唱一唱詩。課件出示:譜上曲的詩句。
師唱,生跟唱,師生齊做動作唱。
五、結語
古詩是我國文化寶庫里的一多奇葩,而李白只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星,還有很多詩人和他們的詩歌也很有名,千古流傳,等著你們?nèi)バ蕾p,去誦讀。
六、板書設計: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知識:
1、增強口語表達的能力。
2、培養(yǎng)細心觀察的習慣,能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
3、積累語言,增強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
情感:
1、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為祖國的大好河山而驕傲。
2、在口語交際中,培養(yǎng)合作和交往的能力。
教學重難:
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習作,順序清晰,生動具體。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課前準備:觀察校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導入新課
談話引入:春天已經(jīng)悄悄地來了,你從什么地方感受到了春的氣息?春天你們想出去找找春天嗎?今天我們就要商量商量,怎樣才能快樂、安全、有意義地找到春天。
二、讀課題,明要要求。
1、自讀課題,弄明白說話的主題是什么。(春游計劃)
2、圍繞這個中心,要說清楚哪幾個要點呢?
。1)時間、地點
。2)準備工作
。3)開展的活動
3、除了書上提到的這幾個方面,你覺得還有必要說清楚什么。(自由補充)
三、分小組討論
1、提出要求
(1)圍繞中心話題進行討論。
(2)分工合作,團結協(xié)作。
。3)學會傾聽
。4)作好記錄,形成書面計劃草案?梢员砀竦男问竭M行。
時間
地點
活動內(nèi)容
準備工作
分工
其它
2、自由組合。并選出組長。
3、進行討論。
4、各小組進行匯報。
5、評一評:取長補短,統(tǒng)一意見,形成班級的春游方案。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2、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等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通過朗讀訓練,感受到春天的花兒和兒童是那么生機勃勃,令人快樂。
3、感受春天的美好及花兒和兒童的生機勃勃,體會冰心奶奶對兒童的喜愛。
【教學重點】
通過認真朗讀,體會兒童和春天的花兒的生機勃勃。
【教學難點】
通過認真朗讀,體會兒童和春天的花兒的生機勃勃。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示課題,簡介作者
出示春景圖:
1、談話:每年春天,我們都要去春游。誰能給大家描繪一下春游時的情景?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關于春天的文章。
2、齊唱《春天在哪里》。讓我們把冰心奶奶的'話牢記在心間,跟著這群小伙伴一起去趕春吧
二、按照自學提綱展示交流
。、生字、詞語、近義詞、反義詞、多音字。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三、小組交流,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作者的游覽路線是怎樣的?畫出表述作者行蹤的詞語。
2、按作者游覽路線,課文是怎樣安排內(nèi)容的?
第一段(1—2):我們迎著兒童的涌流,擠進頤和園去賞春。
第二段(3—4):我們在知春亭畔和湖邊看到許多兒童在熱熱鬧鬧地趕春。
第三段(5—8):我們在玉瀾堂的院子里,與孩子們共賞開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訴人們春游時,“只揀兒童多處行”,是永遠不會找不到春天的。
4、你能有感情朗讀課文嗎?
四、反饋與檢測
。、抄寫生字新詞。
2 、加偏旁組新字,再組詞。
肖()、()。丑()、()。王()、()。
第二課時
一、過渡導入
提問:“兒童不解春何在,只揀游人多處行”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呢?現(xiàn)在我們就隨著冰心奶奶一道去兒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二、展示交流
。、讀出第一段中表述兒童多的句子。
。病⒂懻摻涣。
“從香山歸來,路過頤和園,看見成千盈百的孩子,鬧嚷嚷地從頤和園門內(nèi)即出來,就像從一只魔術匣子里,飛涌出一群接著一群的小天使。”
。场⒄f一說這句話應該扣住哪些關鍵]詞語來讀,在下面畫上記號。并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
成千盈百鬧嚷嚷擠飛涌出小天使
。ǎ保┬〗M同學自由讀,畫出表現(xiàn)“兒童多”的句子。
。ǎ玻┙涣鳟嫵龅木渥,并說說應該扣住哪些關鍵詞語來讀。
出示句子:
我們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無隙地!
東一堆,西一堆,嘰嘰喳喳,也不知說些什么,笑些什么,個個鼻尖上閃著汗珠,小小的身軀上散發(fā)著太陽的香氣息。
湖面無數(shù)坐滿兒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蕩漾,一面一面鮮紅的隊旗,在東風里嘩嘩地響著!谵D(zhuǎn)彎的地方,總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個滿懷,他們匆匆地說了聲“對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3)反復朗讀這些句子,讀中感悟。
。4)學生暢談體會。
6、教師小結。
三、學生討論交流。練習背誦第7——9自然段。
四、學生討論交流。練習背誦第7——9自然段。
五、反饋檢測
。、閱讀語段,回答問題
對,就是開得旺!只要管理得好,給它適時地澆水施肥,花兒和兒童一樣在春天的感召下,就會歡暢活潑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鮮美麗的四肢,使出渾身解數(shù)。這時候,自己感到快樂,別人看著也快樂。
(1)“澆水施肥”可理解為孩子們在()。
。2)這段話用了()和()的寫作方法,隱含著()像()一樣。()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書:
只揀兒童多處行
頤和園門
知春亭畔
湖面湖邊兒童到處總是春
玉瀾堂
花兒——兒童
教學反思:當學生們已經(jīng)感覺到這篇文章寫得生動,很美,很有感染力之后,可以問學生這些特點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如詞句,段落寫得特好,特別美,深深地打動人,請學生把它們找出來,并且想一想好在哪里,互相討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在適當?shù)臅r候引導學生拓展思路。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9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讀懂詞句的意思,積累佳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
3.能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難點:
1.掌握組織材料的順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襯等表現(xiàn)手法為講析重點,學習運用貼切、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
2.學習如何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材料組織得井井有條。
教學準備:搜集天山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跟隨葉圣陶先生到金華的雙龍洞走了一轉(zhuǎn),今節(jié)課,我們將來到西部,新疆的天山。
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過度語。用波浪線劃出今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
2、默讀課文,理清課文的結構,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qū)懙?在文中找出有關地點變換的句子,用“——”劃出來。
3、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詞。
二、新授
(一)、第1自然段總寫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騎馬上天山。
。ǘ、學習第2自然段。
1、 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主要寫了什么景物?
2、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讀了后,你覺得天山怎么樣?
3、指名讀。
師: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景物?
師:雪峰、雪水和溪流有什么特點呢?作者用什么修辭手法把這些景物描寫出來的?
師:你們覺得哪些比喻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劃出比喻句。
師出示比喻句。說說把什么比作什么,指句讀,齊讀。
師:的確,生動形象的比喻能把所見的景物變得栩栩如生,讓讀者有親臨其境的感覺。除了比喻,這一段話還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nèi)バ蕾p?
。ㄈ、這篇課文其余各段中都有很多寫得生動的地方值得我們探究,F(xiàn)在小組合作探究。等一下與大家交流。(出示學習方法,1、作者在第3、4自然段中主要寫了哪些景物?2、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3、劃出好詞好句。
1、作者在第3自然段中主要寫了哪些景物?2、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你覺得這里的天山又怎樣?
師:作者怎樣把景物寫具體的?(比喻)
2、作者在第4自然段中主要寫了哪些景物?2、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
3、天山的水給天山增添了無限生機,樹是那么的密,花是那樣的綿延,要是讓你用一個字來概括七月天山的特點,你會用哪個字呢?(美)所以作者不由得發(fā)出贊嘆?
1、這句話是什么句?怎樣改成陳述句?這句話強調(diào)節(jié)了什么。
。ㄋ模、概括課文內(nèi)容及中心思想。
三、總結寫作方法:這單元里我們跟隨作者們來到了相看兩不厭的----敬亭山,白銀一般的----洞庭湖,風景舊曾諳的---江南,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有著形狀變化多端、顏色各聲異的石鐘乳和石筍的-----雙龍洞,有著奇異風光的——天山,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的祖國可真是----美!”有空跟爸爸、媽媽一起去暢游大自然,并學課文的'作者把看到的景物寫來。要注意:⑴ 講究寫景的順序。 ⑵ 抓住景物的特征,展開細膩的描寫。(3)運用比喻、夸張、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把景物描繪得淋漓盡致,美不勝收。
四、作業(yè):
1、填空。
2、請把你喜歡的優(yōu)美語句找出來,并抄寫在摘抄部上。
板書:
進入天山:雪峰、雪水、溪流
七月的天山 再往里走:密林
走進天山深處:野花
教學反思: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寫景記敘文,記敘了作者七月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麗的自然風光。表達了作者對祖國邊陲天山風景的喜愛之情。課文的寫作思路是:先總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著分述了作者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異美景;最后作者抒發(fā)了對天山美景的贊美之情。
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圍繞“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抓住景物的哪些特點,作者是怎樣用優(yōu)美的語言表情達意的”進行自主研讀和交流。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到了詞匯的豐富,風景的優(yōu)美和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
講課時,我著重引導學生欣賞句子“在輕輕蕩漾著的溪流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錦緞那么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絢爛!币髮W生合理運用比喻、排比的句式對身邊熟悉的景物進行仿寫練筆。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0
設計理念:
本課的教學以人為本,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注重課內(nèi)外延伸,訓練學生對信息的搜集與整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學會學習;在讀中質(zhì)疑,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讓學生學會讀書;讓學生讀議結合,讀寫結合,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表達機會,讓學生樂于表達。
教學目標:
1.識8個生字。
2.了解雨來為了掩護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爭的故事,學習雨來熱愛祖國、勇敢機智的品質(zhì)。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4.給課文的每部分加上小標題。
教學重點:體會雨來機智勇敢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難點: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課題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晉察冀北部的蘆花村有一個十二歲的小英雄。他被迫給敵人帶路,卻把鬼子帶進了我們設計的地雷陣,炸得鬼子狼哭鬼嚎。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們一起站崗放哨,送雞毛信,配合八路軍與鬼子周旋……你們知道這位年僅十二歲的小英雄是誰嗎?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14課《小英雄雨來》。(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導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情感興奮。]
二、略讀課文知大意
1.指讀“連接語”,明確學習要求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雨來的哪幾件事?
(2)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把小英雄雨來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4)如果有興趣,還可以給每個部分加個小標題。
。墼O計意圖:“略讀課文”是通過課文前的“連接語”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斑B接語”除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外,著重對課文的主旨和閱讀方法、學習的重難點、語文學習的拓展點給予了提綱挈領性的導向,體現(xiàn)了教材的編寫意圖和學習重點。引導學生讀讀“連接語”,可以讓學生明確閱讀目標、閱讀重難點,有助于學生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習,提高學習實效。]
2.自讀自悟,感知大意
對照閱讀提示,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劃出有關內(nèi)容,讀后與小組的同學互相交流,有疑問的地方互相解決,不能解決的做個記號,待后集體解決。
3.集體交流,篩選要點
(1)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說說課文講了雨來的哪幾件事?教師引導梳理、概括信息點,并提煉成為小標題。(游泳本領高;上夜校念書、掩護李大叔、勇斗鬼子、寧死不屈、機智逃生)或(“望著媽媽笑”、“我們愛自己的祖國”、“把缸挪回原地”、“什么也沒看見”、“有志不在年高”、“雨來沒有死”)
(3)暢談自己的感受,體會雨來熱愛祖國、機智勇敢的品質(zhì)。
教師根據(jù)學生匯報交流的情況,著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以下句子,并體會句子的意思。
、傥覀兪侵袊,我們愛自己的祖國。(讓學生認識到這是雨來能夠掩護革命干部,同日寇做斗爭的思想基礎,正是雨來對祖國深切的`愛,才有了后面勇救交通員、勇斗鬼子的故事。)
、谟陙頉]理他,腳下像踩著風,一直朝后院跑去。(這一動作的描寫,形象地表現(xiàn)了雨來的機智勇敢。)
③一滴一滴的血滴下來,濺在課本那幾行字上。(這是一處細節(jié)的描寫。表明了雨來誓死保護交通員,和敵人斗爭到底的決心與堅強意志;體現(xiàn)中國人民不惜用鮮血和生命保衛(wèi)祖國的決心。)
④有志不在年高。(這是人們對雨來的贊揚,雨來熱愛祖國、勇敢機智的品質(zhì)深深感動、激勵著蘆花村的人們。)
4.再讀課文,抓住主要內(nèi)容(快速瀏覽課文,練習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墼O計意圖:自主讀悟,從整體粗知課文大意,是“略讀課文”的主要學習方式。按“連接語”,充分地自主地讀課文,自讀自悟,有目的地搜尋信息點,篩選信息點。然后,圍繞重點、難點在小組中讀讀、議議,互相交流閱讀情況和感受,互相提出和解決問題。最后,再圍繞“連接語”的學習目標,組織學生集體交流,教師適當?shù)匾龑π畔Ⅻc的梳理、整合、概括,并對難點進行適當?shù)狞c撥解疑。這樣的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略讀課文的教學難點,有助于學生提高閱讀實效,學習略讀方法,提高略讀能力。]
三、拓展延伸促升華
1.課內(nèi)拓展
(1)學完這篇課文,你要向雨來學習什么?
。2)閱讀“資料袋”
2.課外拓展(選擇性作業(yè))
。1)把小英雄雨來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2)利用課外的時間閱讀管樺的小說《小英雄雨來》。
。3)收集抗日戰(zhàn)爭中英雄的故事。
。4)寫一篇讀后感。
教后記:學習給課文的每部分加上小標題,體會雨來機智勇敢的優(yōu)秀品質(zhì),并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 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游、偵察、愚蠢、爭先恐后、若無其事”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教育。
3. 豐富見聞,激發(fā)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從中受到啟示。
教學難點 :
理解向?qū)У脑,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 導入: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九課《自然之道》。回憶: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和同伴及一個向?qū)У侥咸窖蟮募永透鐛u旅游。他們不顧向?qū)У膭褡,要求向(qū)О延敱虼蠛,導致幼龜誤以為安全,魚貫而出,結果成為食肉鳥的口中之食。)讓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感受文章的自然之道。
二、 精讀:自由掃讀,畫出自己感興趣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標注在書上。也可以與同學交流。 重點理解:
1、 學習第三段:找出作者對幼龜動作的描寫,模仿動作來理解詞語。學習細節(jié)的描寫方法,理解細節(jié)在文章中的寫作效果。
2、 學習第四段:理解導向的話。并說出導向為什么這樣說?指導朗讀,理解導向和“我”的心理變化(板書:焦急 震驚 悔恨 ;若無其事 極不情愿 發(fā)出悲嘆)。討論:導向明明知道這樣做不對,為什么不制止?你同意他的做法嗎?
3、 學習五、六段:復述當時的場面。(導:氣喘吁吁的奔跑也無濟于事。還在喘著粗氣的向?qū)?一邊走一邊發(fā)出悲嘆——)導讀最后一句話。
4、 理解最后一句話:體味 “悲嘆”的心情。指導朗讀。擴句練習:如果不是我們 ,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學習如果……就……的復句)
三、 小結:他們的做法錯了,悔恨讓他們心痛,他們終于理解了導向的話:“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彼麄兊'做法錯在哪里?(沒有遵循自然規(guī)律)正是由于用主觀的感情判斷自然,導致了錯誤的見解。所以我們要客觀的看待自然,要遵循“自然之道”。(板書:遵循——自然之道)
四、 你還知道哪些生活中我們應該遵循的自然規(guī)律?(候鳥遷徙不能挽留,山澗小魚難在魚缸生存,老虎圈養(yǎng)便失去野性,溫室難育參天大樹)
五、 我們該如何利用這些自然規(guī)律?(閱讀人類來自動物的靈感)
六、 總結:遵循大自然的規(guī)律,走進自然,探索自然,合理的利用自然,創(chuàng)造和諧、美好的生活!
板書設計: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感受詩歌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
2.通過收集詩歌、創(chuàng)作詩歌、朗誦詩歌等多種活動,進一步了解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誦、創(chuàng)作、收集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詩歌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古今中外的詩人,用妙筆給我們留下了無數(shù)優(yōu)美的詩篇,叩擊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詩歌,輕叩詩歌的大門。(板書課題)
二、了解詩歌
1.在這次綜合性學習中,我們朗讀并學習了很多詩歌,你覺得什么是詩歌?
我國現(xiàn)代詩人、文學評論家何其芳曾說:“詩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xiàn),而且在精練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jié)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于散文的語言!
2.詩歌有什么特點呢?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豐富的想象、聯(lián)想和幻想;第四,語言讀來朗朗上口,具有音樂美。
三、合作編小詩集
1.請各組把課前編好的詩集,帶到前面展示。
2.各組組長分別介紹。
(1)詩集的名字、封面、目錄。(2)編排內(nèi)容:收集的詩、寫的詩、與詩有關的故事或資料。
(3)編排形式:給詩歌分類、配插圖。
四、詩歌朗誦會
詩歌朗誦會現(xiàn)在開始。希望同學們在朗誦的過程中,感受詩歌的魅力,體會詩歌的情感。
1.課內(nèi)的詩歌。
(1)回顧《短詩三首》《綠》《白樺》《在天晴了的時候》,你有什么感受?(《短詩三首》感受冰心對往事的懷戀,對母愛和大海的贊頌;《綠》想象艾青眼中春意盎然的綠色;《白樺》體會葉賽寧對白樺的喜愛之情;《在天晴了的時候》與戴望舒一起在雨后漫步。)
(2)小組交流,讀出詩歌的韻味。
溫馨提示:用恰當?shù)恼Z氣讀出詩歌表達的情感;表情、手勢要自然。
(3)小組展示并評比。
2.收集的詩歌。
(1)大家收集了許多優(yōu)美的詩歌,請在組內(nèi)朗讀。(先背或讀出自己喜歡的一首詩歌,再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2)小組討論選擇哪幾首詩歌朗誦,采用什么樣的形式能使本組的朗誦更精彩。
(3)推選代表,全班交流,并告訴大家你為什么喜歡它。(可以從詩人、內(nèi)容、形式等角度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3.創(chuàng)作的詩歌。
剛才朗誦的`都是別人的詩歌,在這一單元的學習中,我們自己也創(chuàng)作了詩歌,F(xiàn)在就是同學們大顯身手的時刻,請把你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歌充滿感情地誦讀給大家聽。
學生誦讀自己的詩歌。
小結:詩歌就在我們身邊,詩歌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聽了大家的原創(chuàng)詩歌,我相信,有朝一日,我們班會有人成為詩人,讓我們一起期待著這一天!
五、拓展延伸
1.通過這次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輕叩詩歌大門,你有什么收獲呢?(我們在學習中獲得了關于詩歌的知識,知道了理解、欣賞詩歌的方法,還學習了一些寫詩的方法。)
2.我們在詩的海中徜徉,我們在詩的海邊拾貝,這讓我們收獲滿滿,也叩響了詩歌的大門。詩歌,讓我們用美麗的眼睛看世界!讓我們以這次綜合性學習為起點,在詩歌的海洋中遨游,得到更多的收獲和更大的樂趣!
六、布置作業(yè)
1.繼續(xù)收集詩歌,并讀給家長聽。
2.自己觀察周圍的事物,創(chuàng)作一首小詩。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3
設計意圖:
本教學設計抓住關鍵詞“驕傲”,力求以情動人,激發(fā)學生入情入境,在語言環(huán)境里品味、內(nèi)化,讀懂驕傲,生成驕傲。并力求實現(xiàn)各種資源在整合中融合,在融合中內(nèi)化,在內(nèi)化中升華。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有一定內(nèi)涵句子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使故事里的每個驕傲人物在每個學生心中留下永恒的記憶。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感悟生命的美好,體會人性的真善美,樹立對器官捐獻的正確觀念。
知識目標:
1、學習作者通過對人物的語言生動細致的描寫,展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的寫作方法。
能力目標:
1、按課文前的“連接語”中的要求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后捐獻角膜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體會人物所要表現(xiàn)的崇高品質(zhì)。
3、學生領悟有一定內(nèi)涵的語句的含義,培養(yǎng)其有感情地朗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器官捐獻的意義,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詞句。
教學時間:1課時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一、課前調(diào)查,搜集信息
1、調(diào)查采訪:你周圍的人對捐獻角膜等器官有什么看法?
2、通過讀書、上網(wǎng)等途徑了解有關捐獻角膜的知識、史料。
二、課前談話,昨天我們搜集了哪些資料,同學們同桌或上下桌交流,教師巡視?磥硗瑢W們對器官捐獻已經(jīng)有了很深的理解
三、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眼角膜捐獻的文章──永生的眼睛,相信同學們學習之后一定會對器官移植產(chǎn)生新的看法。
1、齊讀課題。 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預設:什么叫永生?)好,等我們學完課文后相信同學們就會明白這個問題了。
三、導語鋪墊,引入“驕傲”
同學們,請快速默讀課文,劃出含有“驕傲”一詞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再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他們?yōu)槭裁幢舜烁械津湴,并在旁邊批注你讀后的感想。
。ǘ⿲W生默讀課文,自學。
三、匯報交流,讀懂“驕傲”
(一)交流A——出示句子:媽媽,我真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為外公的無私奉獻而“驕傲”
1、溫迪為什么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這一切”包括了什么?(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出示句子)
課件出示課文第5自然段句子:
“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于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后的身體能有助于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1)你平時可以給予他人哪些東西?如果我們的器官捐獻給別人了,就拿不回來了,怪不得父親會這樣說,引讀父親的話
(2)你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
帶著你的理解誰再來讀一讀,同學們,琳達的父親說這句話時,心情是怎樣的?(平靜的)讓我們來齊讀。
(3)同學們,琳達的父親心中真的平靜嗎?
小結:是的,誰不為失去親人而悲痛呢,但作為父親,他只能壓抑內(nèi)心的悲痛,以平靜的心態(tài)面對,只有這樣,才能安慰14歲的女兒,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來讀一讀。
父親的另外一句話也告訴我們,這樣的死是有意義的,找出來讀讀。
如果一個盲童能在我們的幫助下重見光明,并像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多么美妙!當你們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們會為我自豪。
想象:一個盲童重見光明會是怎樣的情景?
他的父母是怎樣的心情?讀出美妙。
作為捐贈者的家人,有怎樣的想法?讀出自豪。
能讀出你的感受來嗎?
想象說話:
如果你就是那個接受眼結膜的盲童,在琳達父親的幫助下,恢復了光明,見到了陽光,見到了夢中的一切,你最想跟那個讓你從黑暗走向光明的人說些什么?(評價:我聽懂了一個盲童的決心,我明白了一個盲童有一顆感恩的心)
誰來讀讀這句話。(評價:我從你的朗讀中聽到了一個美妙的感覺。聽到了自豪的感覺。)讓我們?nèi)帻R讀。
為媽媽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而“驕傲”返回課件
1、溫迪為什么為媽媽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學情預設:因為媽媽能改變自己對捐贈器官的看法,也很了不起。) 開始琳達對母親眼角膜捐獻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極力反對),她無法理解父親的行為,你從課文哪些句子中能感受到?
生:學生找出“我驚呆了——完整的離去”(出示課件)朗讀
2、 師:當世界上你最摯愛的親人媽媽離你而去,你再也不能吃到她親手做的飯菜,再也聽不到那親切地叮嚀,你會是一種什么樣地心情?(悲痛,傷心欲絕),這時有人要取走你母親身上的一部分時你會怎么樣?(氣憤)那么,你就來氣憤的讀讀這一部分
3、琳達是如此強烈的反對把媽媽的眼睛角膜捐贈給別人,而父親呢?再讀父親的話。你又讀懂了什么?
4、琳達如此強烈的反對把媽媽的眼睛角膜捐贈給別人,那溫迪為什么還為琳達而驕傲呢?(因為媽媽后來遵從了外公的遺愿)是啊,琳達最終明白了父親的話,再讀父親的話,你有明白了什么?
小結:這樣的媽媽同樣值得溫迪為她而驕傲。就在溫迪為外公和媽媽感動著,驕傲著時,琳達也為14歲的溫迪感動著,驕傲著。這又是為什么呢?
為女兒的美好心愿而“驕傲”
1、出示第8自然段中溫迪說的話。
當然,你想過什么也看不見會有多么痛苦嗎!我死后,也學外公將眼睛角膜捐給失明的人,讓他們重見天日。
、 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位盲童,當你只能用手觸摸、用耳朵聆聽、用心去感受一切的時候,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苤笇W生感情朗讀。
師:什么也看不見會是一種怎樣的痛苦啊,請把自己的感受帶進去讀一讀。
自由練讀——指名讀
、 換位思考:
同學們,此時你就是溫迪,你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象得出——(出示句子,想像說話)
那些盲人是多么的痛苦,因為他們看不見五顏六色的鮮花,看不見_________________,看不見 ____________________,也看不見___________________ ……
、壅l再來讀讀溫迪的話(師可做適當評價:如從你的朗讀,我感受到溫迪對盲人有著深深的同情;我聽出了溫迪堅定的決心;捐獻眼睛角膜的志愿在溫迪心中扎下了根;溫迪像外公一樣能感受捐獻角膜的快樂……)
讀到這,你們是否對一開始父親說的這句話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呢?
出示:“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于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后的身體能有助于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學生講。
讀到這,你們對這種有意義的死,是否又有了一種新的看法,你們覺得這種死的意義何在?(評價:自己死后身體還能讓他人恢復健康,這就是一種有意義的死。)是啊,死亡對于一個人來說就是走向終極,但自己的身體能夠在另一個人身上得到延續(xù),使他們獲得新生,為這個社會做出貢獻,這種死就是有意義的。
再齊讀這句話。
2、回讀父親的話: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再來聽聽父親說過的話(課件播放《愛的奉獻》并出示父親的話)
師:父親曾平靜地對我說──“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于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師:父親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我們死后的身體能有助于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師:父親愉快地說──“如果一個盲童能在我們的幫助下重見光明,并像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多么美妙!”
師:父親驕傲地說──“當你們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們會為我自豪!”
四、小練筆:
是的,在這一刻,我真正領悟到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那么,父親留下的還有什么?(想象說話)
小結:隨機板書:關愛生命 無私奉獻
父親的所為,不僅僅是一副角膜,更多的是一種關愛生命,無私奉獻的精神。
五、鏈接原文,生成“驕傲”
1、課文到這里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并沒能結束,下面請同學們聽老師讀一讀故事原文的結尾,聽后相信大家一定有話想說。(配樂小提琴《愛的禮贊》) 那天我緊緊摟著溫迪,沒能想到,僅僅兩周之后,我再一次為器官捐獻組織簽署了同意書。我的可愛的女兒,才華橫溢的溫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喪身了……
當我簽字時,她的話仍縈繞在我耳際:“你想過什么也看不見有多么痛苦嗎?……”
失去溫迪三周后,我收到一封來自奧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寫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現(xiàn)在,兩位昔日盲人重見天日,他們成為您女兒──一位極其熱愛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紀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麗……”
此刻,我仿佛感覺女兒溫迪手中的畫筆依舊這樣活潑地揮動著,她的眼睛仍然閃爍著驕傲的光芒。
想象說話:
這是文章真正的結尾,此時,你又想說些什么?
六、回歸課題,升華理解:
師: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你對大家一開始課題中“永生”的含義有什么進一步的理解呢?
小結:是的,我想永生的不僅僅是眼睛,永生的是一種關愛生命,無私奉獻的精神,難怪琳達一家人會彼此感動著,彼此驕傲著。(板書:為此驕傲)讓我們再一次讀讀這個課題。
七、配樂朗誦(無私的愛 或愛的奉獻)
師:最后讓我們來欣賞其中一位受捐獻者寫給溫迪的詩。結束今天的課。
【出示】:
你的眼睛,如遠方的大海,
淺深都涌著奔騰的愛;
你的眼睛,像山澗的清泉,
點滴都流著希望的光;
那是你的眼睛,也是我的眼睛,
她點著生命的光輝。
是的,最美的詩也無法表達我心,
當我在黑暗中倍受煎熬的時候,
我多么想看看身邊的親人,
多么想看看關心我的朋友,
那怕給我短暫的一天,那也滿足了……
然而今天,這一切真得就像夢一樣實現(xiàn)了,
因為我接受了眼角膜中心的手術,
接受了一位名叫溫迪小女孩的饋(kuì)贈,
是她給了我第二次光明,
不!是生命,是永恒的生命!
課外作業(yè):
(一)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像琳達一家這樣的人,請同學們下課后,搜集更多的有關捐獻器官的感人的故事,講給親人、同學聽。
板書設計: 永生的眼睛
關愛生命 無私奉獻
為此驕傲
教學反思:
在小學一線教學十載的我,雖說是個老教師了,可對于新課程來說,我還是一個剛出爐的幼苗,一直都教老教材,接觸新教材應該是前不久在縣領雁工程培訓中的事,當時吳雯嵐老師叫我們有意向參加“長篇短教”的老師報名時,我猶豫了,我沒有及時地報名,因為我害怕,吳老師對人總是那么的親切,那么的溫柔,以致于我害怕上不好課,讓她傷心,可回家想了一個晚上后,我還是覺得試試,反正讓她失望已經(jīng)不止一次了,在每次讓她失望后我都有進步,還是自私點,讓她傷心,讓我進步。
備這節(jié)課,上這節(jié)課,我自己學到了很多。
收獲之一是解讀教材有了新的路徑。以往解讀教材多是借鑒別人的思想成果,綜合別人對這一課的認識,形成自己的解讀,再形成教學預案。備這一課,自我感覺超越了網(wǎng)絡上所能找到的其他解讀路徑所能達到的解讀深度和廣度:拿到教材,我沒有急著去翻教參,也沒有急著去網(wǎng)絡上找資料,而是一遍一遍讀,讀到動情處我會流眼淚,哭著哭著,我也發(fā)現(xiàn)了文中哭喊和平靜的對比,哭喊和驕傲的對比,這是我自己的見解;在反復解讀中確定以“驕傲”為抓手從而使全文教學呈塊狀推進,這是我自己的見解……
收獲之二是理解了正確把握課文的教學內(nèi)容是首要的。從教學內(nèi)容入手,不是不注重教學方法,是因為教學方法最終是為更有效地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而服務的。目前情況下,關注“教什么”我以為很重要。主要原因就是目今語文教學內(nèi)容存在著不少問題。教學方法再靈活,再有藝術性,再有表演性,如果教學內(nèi)容不正確,其最終的價值是很有限的。教學內(nèi)容除了文本外,還應該有承擔“語文”的東西在里面,比如語文知識。而單純的教授語文知識顯然是不適合小學的實際的,所以,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做到“知識”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有機融合。在這節(jié)課上,我是把知識掰碎然后整合盡量融進整個課堂的情感線中去。從效果上來看,這一點還是成功的。
收獲之三是親身體味到磨課是一件有意思的事。磨課的過程是痛苦而又幸福的。一個好的設計思路會讓自己有一種脫胎換骨的快感,一個思路被推翻陷入困境時又讓人食不知味。但是往往是“困境——解困——困境——解困”這樣的一個循環(huán)。但是后面的困境是對前面困境的超越,后面的解困和前面的解困相比更是一種認識上的新的提升,而提升的過程本身是讓人流連忘返的。尤其當磨課進入到雕琢細節(jié)的階段時,那種苦思多時而突然完善好了一個細節(jié)的興奮之情我是深有體會的。就這節(jié)課我試教了三遍,第一遍在自己學校試教,那課簡直不是課了,一個問題拋出去,沒有了回音,學生怎么也達不到我設計的問題中,鈴聲響了,我的教學內(nèi)容還沒上一半,雖然也叫了幾個老師來聽,可他們也說不出什么原因來,晚上我緊張的想哭了,第二個星期就要上了,可自己的教學思路還是一團糟,結果打了個電話給指導師,她叫我到松源鎮(zhèn)小去試試,第二天,我匆匆地到了松源鎮(zhèn)小,第一次試教下來,內(nèi)容是順利地上完了,可指導師說我是在滿堂灌,沒有讓學生自己去品讀,學生是在我的牽引下悟的,回家后我有對教案進行了修改,第二天我又開始再一次的試教,結果指導師說我這堂課好多了,至少自己是引領者,把時間還給了學生,給學生讀書的時間多了,讓學生說的也多了。在一次次的修改中,我欣喜地看到,原來教材解讀是這么一件有意思的事。磨課是這么一件有意思的事。
收獲之處還有很多。如教學機智是教師素質(zhì)的自然流露;如掌握學情對課堂的根本影響,如朗讀指導應該像于永正老師那樣完全放開,使課堂出彩出在學生身上,而不是出彩在教師身上等等。但是,課堂教學永遠是遺憾的藝術。
這次的遺憾也常常回旋于自己的心頭。
最大的遺憾就是教學順序不科學。
父親說的話應該是全文的重點,文中的驕傲也是從這句話中引開的,可我的課堂上起來有點亂,給聽課的老師一個印象就是亂,沒有把這個驕傲凸現(xiàn)出來,學生對父親的話理解的不深,都說品讀要有層次地讀,要讓學生有所感,才能讀出感情來,可我卻沒有做到有層次的分析重點句。
遺憾之二是固守既定的教學預案,較少變通。
當預設的學生情況跟實際情況有較大不同時,應該做的是沉穩(wěn)的調(diào)整教學過程。這樣的老師可以稱做名師?上В覜]有做到——可惜!
要是我肯拿出10分鐘讓學生再次朗讀課文,把整體感知的部分做好。盡管后面的內(nèi)容來不及展示,但是,前面的內(nèi)容我依舊有信心能做的很到位。也許聽課的老師會認為再花那么長時間進行讀書指導不值得?墒菍W生需要!他們需要停下來再讀——可惜,我沒有這樣做——我只按照既定的預設方案走下去了——可惜!
遺憾之三是自己的教學基本功還不到位。
我自認為課堂機智還是可以的,也就是說處理一些生成性的東西會好一點。可是,自己的粉筆字,還遠遠不行。粉筆字總是沒有力量,教態(tài)還不夠自然。這些,哪里是紙上能得來的?唯有實踐!不過經(jīng)過多次的鍛煉,我的心里素質(zhì)已經(jīng)好了很多了。
當然,遺憾還有很多。比如,這個教案的設計還是過于拘謹,沒有太放開,還不夠大氣。比如,我調(diào)控課堂的節(jié)奏還不夠到位,在一些該精彩的地方?jīng)]有達到更滿意的效果。比如,對學生全體的關注不夠等等。
在蔡金華老師的點評后,我再次修改了教案,回校后我又在五年級試教了一次,發(fā)現(xiàn)遺憾少了很多,自我感覺通過這一課,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有了一個扎實的提高。感謝吳雯嵐老師,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老師。
我會把此課當作一個起點——從這里出發(fā),一路堅定的走下去。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4
一、初知荷蘭,導入解題,激發(fā)朗讀課文的興趣
1、導語:
真的非常感謝你們精彩的朗誦,你們的朗誦似乎又讓我看到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江南;來到了甲天下的桂林,感受到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情畫意;更是被金華雙龍洞的神奇所迷惑,又被七月天上的春景所陶醉……
作為回報,我?guī)Т蠹绎w越重洋,直達位于歐洲的荷蘭,做一次跨越國際的長途旅游。請欣賞:
2、出示一組荷蘭的風光圖片,師根據(jù)畫面內(nèi)容簡要地介紹荷蘭。
(主要了解水之國、花之國、風車之國的特點)
3、聽了我的介紹,你了解到了一個怎樣的荷蘭?
4、是的:
你們看到的、聽到的,所說的都是荷蘭的特點。但是有人卻認為,這都不是真正的荷蘭,他認為真正的荷蘭國是一個──板書課題,齊讀。
5、什么叫牧場?
。ǚ硼B(yǎng)牲畜的地方。告訴你們一點課外知識:甲骨文中的牧字就是作人們放手持鞭子牧放牛羊的形象)
6、荷蘭為什么又能被稱之為牧場之國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
二、朗讀課文,感悟體驗,體會牧場之國的韻味
1、交流:
隨著學生的回答,朗讀相關的內(nèi)容,隨機教學2~4自然段。
牛:
、艑W生讀到有關牛的內(nèi)容,隨即引導學生讀另外的相關內(nèi)容。
(在這一段里你還看到了什么?除了仿佛正在思考著什么的牛,你還看到了怎樣的牛?有牛犢還有其它牛嗎?……)
⑵隨機出示:“牛群吃草時非常專注……無比尊嚴!
讀著這樣的'句子,你還覺得眼前的僅僅是一群牛嗎?你想到了什么?
朗讀:你愿意讀“正在思考”的牛這一句嗎?你能讀“像貴夫人”的牛這一句嗎?誰能當上牛群中無比尊嚴的家長呢?
、菐熜〗Y:
這么多各種各樣的牛,這么多神態(tài)各異的年,難怪,作者寫到──出示:
“極目遠眺,四周全是絲絨般……花牛。”
指名讀。你為什么這么突出“全是”這個詞?
、葞煟
碧綠的草原上全是黑白兩色的牛!我想這樣來形容:
板書:碧綠草原牛誰來幫老師接著往下說?
馬:
、艑W生讀到馬的相關內(nèi)容。隨即問:這是一群( )的駿馬?
讀完一句引導再讀寫馬的相關內(nèi)容:寫馬的還有嗎?
、俦旆鼠w壯──我們班有沒有稱得上膘肥體壯的同學?注意理解膘肥體壯:肥壯結實,與肥胖的意思不一樣。這是一個表揚人的詞語,一般可以用在看上去很強壯的人的身上。男孩子,你們愿意成為很強壯的男子漢嗎?一起來讀讀這一句。如讀不好,可以提示:怎么?一個一個都變成體虛瘦弱的了?再來!
、谧杂嫂ぉ戱R自由的語句還有嗎?讀著這樣的句子,我也愿成為它們中的一員,去享受無人能擋的自由,體會擁有一切的公爵般的尊貴!你想不想來體驗一番?指名讀。
、茙煟撼扇罕旆鼠w壯的駿馬,在這無垠的原野上擁有絕對的自由?吹竭@一幕,我不由地想寫下:駿馬飛馳任(生填)
豬、羊、雞:
學生讀到相關內(nèi)容,隨機板書,并展開:
羊──有天堂般的綠色草地,羊當然什么也不愁,完全一幅悠然自得的神態(tài)。有一個字來形容羊,板書:羊閑
豬──“贊許”是什么意思?如果豬會說話,它會對誰怎樣加以贊許呢?如果也請你用一個字來形容豬的這種神態(tài),你會選擇什么呢?擬板書:豬樂
雞──連平日里很膽小的雞,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也是顯得非常──板書:雞安閑。
2、讀著這些內(nèi)容,想象著──生齊讀黑板上的三句話:
你同意將荷蘭稱之為牧場之國嗎?那么,當夜晚來臨,牲畜要歸圈了(板書:牲畜歸圈),牧場之國又呈現(xiàn)出一種怎么樣的情景呢?
指名讀第5自然段。
、耪垎,讀著讀著,你感受到了什么?(靜)你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的?
指句讀。
重點讀:沉睡的牲畜,無聲的低地,漆黑的夜晚,遠處的幾座燈塔在閃爍著微弱的光芒。
、齐S著牲畜的歸圈,整個原野,整個牧場之國更安靜了。這樣的夜晚,板書:夜你來給個詞。
三、總結升華,重點感悟“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1、這就是牧場之國,這就是作者眼里真正的荷蘭。板書: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2、讀完課文,我完全同意這真的是個牧場之國。卻對文中一而再,再而三出現(xiàn)的這一句:“這就是真正的荷蘭”持有疑意。這句話,文中出了幾次?2、3、4、5自然段各一次。
難道說,以郁金香而聞名的“花之國”就不是真正的荷蘭了?難道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而運河縱橫交錯的“水之國”就不是真正的荷蘭了?作者為什么要在文中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在這句話中包含著作者怎樣的情感?大家再次回顧課文,結合插圖,靜下心來想一想。
3、交流:
鼓勵學生獨到的見解。師引導:作者不是否認“花之國”、“水之國”是真正的荷蘭。他是通過這樣的句子,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被為“牧場之國”的荷蘭的深深的喜愛與贊嘆。這份喜愛與贊嘆,全都融在了這四次出現(xiàn)的“這就是真正的荷蘭”這一句話中了!而這四句話分別出現(xiàn)在不同的自然段中,作者所贊嘆情象又各不相同。他分別贊嘆了──齊讀黑板上的四句。
4、讓我們與作者一起來表達對牧場之國這份深深的喜愛與贊嘆!
師生合作:
師:在牧場之國,碧綠草原牛成群。
生: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師:在牧場之國,駿馬飛馳任自由。
生: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師:在牧場之國,羊閑豬樂雞安閑。
生: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師:在牧場之國,牲畜歸圈夜悠悠。
生: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師:被稱為牧場之國的荷蘭。
生: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下課!
一個作業(yè):在課文中,至少選擇5個自己喜歡的句子背下來!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5
第三課時
一 教學第六題
課前準備:
提前兩三天將口語交際訓練內(nèi)容布置下去,請同學們作些思想準備、同學之可適當討論,也可通過其他途徑收集有關素材。
1審題
(1) 談話揭示討論話題:(略)
(2) 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要求。
A :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不要悶在心里,通過“小煩惱熱線”傾訴一下,以此來釋放心理壓力,同時接受別人的幫助。
B:學會傾聽別人的傾訴,學會在別人不愉快的時候給予及時的適當?shù)膸椭?/p>
2 指導
(1) 角色分配:主持人-----教師
(2) 小煩惱-----某位同學
(3) 熱心聽眾-----其余同學
指導內(nèi)容:
a:教師要指導“小煩惱”清楚地表達自已內(nèi)心的煩惱。
B:教師也要指導熱心 聽眾如何設法幫助“小煩惱”,并指導學生規(guī)范口語。
C:教師做主持人為同學作示范,從而明確該如何做好主持人。
3 練習
(1) 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設一個“小煩惱熱線”,分別為“小煩惱熱線1、2、3、4等”,在每小組中大家各抒已見,盡情傾訴,出謀劃策,互幫互助,互評互補。
(2) 各組選擇較為典型的話題與全班同學交流,上臺的主持人,小煩惱及本組熱心聽眾應盡量做到口語表達清楚、有條理、流利等、
4 反饋
(1) 教師引導學生對口語內(nèi)容進行客觀點評。
(2) 鼓勵“小煩惱”們根據(jù)大家提供的方法嘗試著做一做,盡快消除煩惱
教例《特殊的葬禮》:
學生理解了塞特凱達斯瀑布由氣勢雄偉到逐漸枯竭的過程,為了進一步喚起環(huán)保意識,提高學生對文本的積累、內(nèi)化、運用能力,教者用多媒體課件向?qū)W生展示了世界上多幅雄偉壯觀的瀑布圖片,中間配以咆哮的滔滔水聲。從視覺和聽覺上深深地震撼了學生。
師:為了使悲劇不再重演,你打算以怎樣的方式喚起人們?nèi)ァ氨Wo環(huán)境,愛護地球”?
生:我打算設計一份有創(chuàng)意的宣傳廣告寄給電視臺或報社。
生:我打算給課文配上音樂,在特殊的葬禮上聲情并茂地朗誦。
生:我打算瀏覽相關網(wǎng)站,了解更多的環(huán)保知識,掌握更多的環(huán)保本領。
生:我想出一份有關環(huán)保的電子小報。
生:我想寫一篇讀后感。
生:我想今天回去就動員爸爸在屋后的空地上栽種小樹。
生:我想向全校同學發(fā)出一份“給小紙屑安家”的倡議書,提請學校開展“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活動。
師:同學們的點子真多,希望課后大家都能積極行動起來。假如你們也出席了巴西總統(tǒng)菲格雷特為塞特凱達斯瀑布舉行的特殊葬禮,你又將以怎樣的身份作一番怎樣的演說呢?請大家準備一下,在演說中要盡量運用課文中的語言。
生:我是菲格雷特總統(tǒng),……
生:我是來自日本的生態(tài)學家,……
生:我是來自丹陽實驗小學的一名少先隊員,……
…………
師:同學們的演說十分精彩,請大家將它寫下來。
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要掌握這一交際工具最實在的辦法便是反復地實踐。文本是語文實踐的一種基本憑借。教者的高明之處就在于對文本實踐資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使學生在多角度(讀、說、寫、編、畫,多種角色的演說)、多時空(既有課內(nèi)的演說、朗讀,又有向課外拓展延伸的宣傳、制作)中得到了語言訓練,實現(xiàn)了語言積累、內(nèi)化、外顯的過程。顯然,解讀文本式的教學已經(jīng)與新課標的精神相悖,文本在此只是學生語文學習的'一個載體,是用來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的,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因此,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應淡化學科意識、課堂意識,強化資源意識和實踐意識,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中學得、習得語言。
教例:《祁黃羊》
師:同學們理解了課文,大家覺得祁黃羊是個怎樣的人?
生:祁黃羊是個一心為國的人,因為他生病了就主動讓賢,而不是硬占著中軍尉的位置。
生:祁黃羊是個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的人,因為他不僅知道自己的兒子祁午是合適人選,還知道自己的殺父仇人解狐也能勝任中軍尉之職。。
生:祁黃羊是個任人唯賢、處事公正的人,因為他“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親”。
生:我有不同看法,我認為祁黃羊是狡詐的人。
師:哦,何以見得?
生:我有兩點理由,一是祁黃羊很清楚,如果不主動辭職,晉悼公看到其體弱多病,遲早也會叫他讓位,于是主動辭去了中軍尉之職,這樣下臺顯得很體面;二是祁黃羊早就打算讓自己的兒子做中軍尉,但怕人說閑話,當他探知自己的殺父仇人解狐大病纏身,已經(jīng)臥床不起,于是他就先推舉了解狐。當解狐不久去世,祁黃羊再保舉自己的兒子便顯得很自然,而且還讓悼公覺得他胸懷寬廣,以國家利益為重。
師:(沉吟片刻)你的見解很獨特。生活中確實有你說的這樣的人,我們一起去查查歷史資料,看看祁黃羊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好嗎?
語文文本有著豐厚的人文內(nèi)涵,學生個體有著敏感多變的內(nèi)心世界。兩者碰撞,勢必會產(chǎn)生五彩繽紛的火花。正所謂“一千個《哈姆雷特》讀者,心目中會有一千個不同的哈姆雷特形象。”無論是學生將祁黃羊理解成奸詐之流,還是祁黃羊不同的事實在學生的心屏中折射出不同的形象,都充分印證了學生對文本感受的獨特多姿。新課標在“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部分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睂W生對文本材料的多元化感受,正反映了學生較高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對語文學習的投入和熱情。對此,教師沒有囿于教參的唯一答案,沒有將學生一棍子打死,也沒有淡然了之,而是充分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的智慧之花盡情吐艷,并且將學生引入了更為廣泛的語文領域。教者正積極實踐著新課標的精神:“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只有這樣,諸如“我認為……”、“我有不同的看法。”這樣的句式才會如美麗的音符一樣時時跳躍在課堂;也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會喚發(fā)出生命的活力,學生的探究創(chuàng)新能力才會得到充分的培養(yǎng)。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06-10
語文四年級下冊教學設計08-03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08-01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04-03
語文下冊《蜘蛛開店》教學設計05-31
語文下冊《小青蛙》教學設計10-13
語文古詩下冊《所見》教學設計03-27
四年級下冊語文《語文園地八》教學設計05-06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推薦】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