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羚羊木雕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課文中的幾個關鍵句子。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語句精讀課文,通過有創(chuàng)意地閱讀來感悟文章。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聯(lián)系生活,學會與父母、他人溝通,獲得有益的人生啟示。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角色朗讀,感悟人物的個性化語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難點: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會與父母、他人溝通的技巧,并能順暢地表述自己的觀點。
三、課前準備:
1、課前安排學生感受家庭的瑣屑,和父母交換一下對家庭中發(fā)生的小事的看法。
2、默讀幾遍課文,對生字、多音字,要先查字典。
3、朗讀課文,從故事情節(jié)分析人物形象,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作好分角色
朗讀的準備。
四、課型:
朗讀課、討論課、辯論課
五、課時:
一課時
六、教學方法:
學生閱讀、討論與教師的總結啟發(fā)相結合
七、教學分析
本文所寫的家庭故事貼近學生生活,結構精致,布局巧妙,情節(jié)發(fā)展曲折,矛盾環(huán)環(huán)相扣,易于理解。因此,我覺得對此文不做過多分析,主要加強朗讀,分角色朗讀,讓學生自己在朗讀中品味語言,揣摩內涵,學會判斷辨別,學會思辨,學會針對特定問題進行辯論。并聯(lián)系自己家庭生活和成長經驗去體驗人物思想感情,把握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并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認識,從而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家庭矛盾沖突,使自己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八、教學設計
。ㄒ唬⿲胄抡n
1、課前2—3分鐘演講:讓學生講述自己在家里針對家庭小事和父母進行思想交流的情況。(找2—3名學生演講。師生對演講情況略作評議。)
2、情景引入
親愛的同學們,當我們告別如夢如煙的童年,迎來花季雨季的少年,我們感覺到自己好像已經悄悄地長大了,在心靈深處或許已開始躍動起鮮活的思想,對生活有了自己的看法、認識。在家這個溫馨的港灣中,已擁有屬于自己的一葉方舟,駕著這葉方舟,讓我們駛向張之路先生的散文《羚羊木雕》吧。ò鍟鴺祟}、作者)
。ǘ┲v授新課
1、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A、請兩位同學讀課文中的生字詞,其他同學加以訂正。
犄(ji)角 逮(dai)著玩 怦(peng)怦 樹杈(cha) 寒顫(zhan)
※注:兩個多音字:逮(dai)捕 顫(chan)動
B、通過課前的預習和朗讀,相信大家對課文都有了一定的了解,F(xiàn)在請同學們回答我下面的幾道問題:
①張之路先生的這只羚羊是怎樣的一件東西?(爸爸從非洲帶回來的,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藝品、貴重的)
②文中主要涉及了哪些人物?(板書:“我”、爸爸、媽媽、萬芳、萬芳媽媽、奶奶)
、壅堄米约旱脑捄喴爬ㄒ幌抡n文圍繞“羚羊木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我未經父母同意把他們送給我的貴重的羚羊木雕送給了我的好朋友萬芳,他們知道后不顧我的感受硬是逼我把羚羊木雕要了回來,即使我有萬般不愿意,但最終還是去把木雕要回來,從而對好朋友失信了。那么我們用簡練的語言概括這幾件事:查問木雕、贈送木雕、迫取木雕、取回木雕)(板書:逼、失信)
那么這件事情到底是誰對誰錯呢?我們先留個懸念,請同學們上來表演課本劇,然后我們再來討論。其他的同學做評委看演員們是否把人物性格特格都演出來了。
2、課本劇表演:由學生自行編排課本劇,親手制作道具,自由分配角色,在表演過
程中,用心揣摩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通過語言、神態(tài)運用等方面表
現(xiàn)出劇中人物心理活動的變化和作品的思想感情。其他同學擔任評委
。ㄔ诒硌萃挈c評的時候,穿插總結文中人物性格)
小結:在劇中,同學們可以無拘無束表現(xiàn)自己思想、認識、情感,從中體會到朋友真誠的友
愛,同時也明白“真正的友誼是一種理智的友誼”。課本劇的表演讓每位學生都能破
除狹隘的學習觀,以極大熱情使自己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在親身實踐中感悟語文的
妙趣與魅力,在親身實踐中積累生活經驗,鍛煉技能,在親身實踐磨練意志品質,情
感心理。
。ㄈ﹥热菅杏懀▽W生分組討論,教師參與,全部交流)
、侔职职奄F重的羚羊給了“我”,“我”把羚羊轉送給好朋友,這樣可以嗎?為什么?
。鞔_:A、可以。羚羊雖然貴重,但孩子的情誼更是深重的。做父母的應該珍惜孩子的這種感情。
B、不可以。這畢竟是父母送給孩子珍貴的禮物,代表了父母對子女的愛。作為兒女應該理解,尊重父母。)
、谖闹邪职謰寢寛(zhí)意讓“我”取回羚羊,奶奶卻說“算了吧,這樣多不好”,你同意誰的意見?為什么?
(明確:同意奶奶的觀點。在孩子已經把禮物送給朋友的情況下,奶奶的想法是合乎情理的。因為,在孩子的思想沒有搞通的情況下,強迫命令,會傷害孩子幼小的純潔的心靈。奶奶也知道羚羊貴重,但是,她更懂得逼孩子要回羚羊,對于孩子的心理,孩子間的感情,兩家大人之間的關系,影響多么不好。她把情誼看得重于財物,是深明情理的。)
、邸拔覍ε笥逊椿诹恕!薄翱墒牵@能全怪我嗎?”你怎么理解這兩句話的含義?
。鞔_:這兩句話的含義是,“我”屈從了父母,應該怪“我”,但是,“我”是迫不得已的,主要怪父母,怪他們不懂得孩子的心,不懂得孩子間的感情,只知道東西貴重,不知道還有比這更貴重的東西,不知道尊重孩子的感情,不知道尊重孩子的人格,對孩子采取了簡單生硬的態(tài)度。)
④在這場矛盾沖突中,究竟誰是誰非?
。鞔_:在這場家庭沖突中,作者傾向于父母不對,但“我”也有不對的地方,這一點在教學中應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萑绻阌龅筋愃啤拔摇蹦菢拥膫氖拢瑫趺刺幚?怎么才能避免這一類不愉快的事情發(fā)生?
。鞔_:上述問題有較強的主觀性,盡可能讓學生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
小結:讓學生分組合作、探究,討論上述問題,并自由發(fā)表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認識,如果學生對課文有自己的主觀體驗及獨特的感受和認識,教師要隨時加以鼓勵和肯定。對于課文的感知學生會有不同的看法,因此鼓勵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并組織學生在小組內展開討論,讓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討論表現(xiàn)出來。
。ㄋ模┱n堂辯論(由學生自己主持)
辯題:這件事是父母做對了,還是孩子做對了?
小結:我希望通過辯論,學生更好理解課文,聯(lián)系實際生活,最后懂得父母的一片苦心,告 訴學生要設身處地地為父母著想。在生活中,學會溝通,讓父母理解自己,自己也要努力去理解父母、體諒他人,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學會與別人共處,學會生活。這樣才是我們學習本文的最終目的。
(五)板書
查問木雕 爸爸 、 媽媽
贈送木雕 (冷酷深沉)(固執(zhí)強硬)
迫取木雕 逼 萬芳(仗義、明理)
取回木雕 “我”(重友情、軟弱) 失信
(六)作業(yè):
以“**,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篇500字的記敘文(**可為爸爸、媽媽、老師等)
【七年級語文羚羊木雕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七年級語文上冊《羚羊木雕》教學設計12-16
七年級上冊語文《羚羊木雕》教學設計12-10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羚羊木雕》教學設計12-11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羚羊木雕》教學設計10-22
七年級人教版《羚羊木雕》教學設計12-09
七年級上冊《羚羊木雕》教學設計人教版12-14
《羚羊木雕》說課稿11-25
七年級語文教案《羚羊木雕》03-20
七年級上冊語文羚羊木雕教案11-13
七年級語文《羚羊木雕》的教案11-07